资讯动态

经典案例

专利在手,权益才有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6-02-25

2013年,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梧州制药)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和“血栓通注射液”销售额达到34.8亿元,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九成。在这耀眼的成绩背后,一件名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七药物组合物”的发明专利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回忆起这件专利的诞生过程,梧州制药研发总监刘冠萍感慨万千:“当年由于没能及时提交申专利申请,我们差点‘被侵权’。”
1980年,梧州制药开始研发全国首创药物“血栓通注射液”,1983年,获批准正式生产;1993年,“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获广西卫生厅批准生产。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种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由于担心核心技术泄露,梧州制药一直没有提交专利申请。
2003年,国内一家生产同类药品的公司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声明,大致内容为该公司“用于研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技术已获得专利授权,其他企业不要侵犯专利权”。据了解,这家公司公司于1996年就上述技术提交专利申请,并于2001年获得专利授权。
“药品明明是我们先生产的,只因没有提交专利申请,险些‘被侵权’,好在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有底气应对。”刘冠萍说,梧州制药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与市场上现有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的组成有明显不同。梧州制药的核心技术确保在药效保持不变的同时,最大限度除去引起不良反应的杂质,降低了药物的异常毒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03年9月,梧州制药与对方联系协商,对方不予理睬。随后,梧州制药将整理好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的相关资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2004年,梧州制药经与上述公司联系,签订了协议书,协商友好解决纠纷——双方不诉对方侵权,继续生产各自的产品。
“这起事件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专利申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刘冠萍说,2006年,我们提交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七药物组合物”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09年获得授权。随后,梧州制药又围绕“注射用血栓通”相继提交了8件发明专利申请,目前已有4件获得授权。在专利群的保驾护航下,“注射用血栓通”的销售额驶上了“快车道”——2006年为6583万元,2013年增长至34.8亿元,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梧州制药大力挖掘公司产品及技术潜力,积极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从2004年公司仅申请1件发明专利,到如今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累计达56件。与此同时,梧州制药也加强了其他专利的保护。比如公司独家生产的“妇炎净胶囊”,在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并获权后,国内好几家企业按照“妇炎净胶囊”的处方申请生产妇炎净片,公司得知后马上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维权报告。国家药监局立即停止审批未批准生产的企业,对于已获得审批的企业,梧州制药则向其发律师函,经协商许可其付费使用相关专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专利其实就是保护企业。”刘冠萍说,一次险些“被侵权”,让我们明白了专利的重要性,今后我们将贯彻执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积极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同时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把企业做大做强。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577-88391080
微信扫一扫添加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